香港副学士情况
2000年之前,香港本地学生读大学只有一种渠道只有通过联考,而这种考试升学率只18%。而其余较为优秀的学生无法就读本地院校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留学。为了快速增加高学历人口,以满足香港日继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缺口,2000年香港特首董建华引进了副学士,从2000年副学士引进时的几百人名额到现在的每年副学士几万人,满足了大部分本港学生的求学需求。
香港八大高校中,开设2年副学士(Associate Degree)的院校有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及其附属的相关学院。
开设2年高级文凭(Higher Diploma)的院校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岭南大学及其附属的相关学院。
副学士与高级文凭的区别:
副学士(Associate's Degree),是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副学士学位与高级文凭在性质上有很多地方相似,但一般来说,副学士学位课程涵盖较多通识教育科目,而高级文凭和专业文凭则较注重专业知识。
两者同样都2年后可以衔接香港、英国、美加、澳洲等大学的本科学位课程。
当然,除八大以外,香港公开大学、香港专业进修学院、明爱专上学院、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香港能仁专上学院、香港科技专上书院、青年会专业书院等均开设副学士及高级文凭课程。
1.副学位学生升读学士学位比例(不分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
在香港开设副学位的院校中,近年来的学士学位升学率基本都达到80%以上。2015年间升学率最高的为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其次为浸会大学国际学院。
香港大学2015所有毕业生中,82%的副学士选择继续升学,13%选择就业;66%的高级文凭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25%就业。
香港城市大学2014-15年毕业生的升学就业数据,约有80%继续升学,其馀16%选择就业。
香港理工大学2015年共有2,192名毕业生升读学士学位课程,升学率高达85.2%。
香港浸会大学2015年,浸会大学副学士毕业生中有83%选择升学,16%选择就业。
2.升读本科学生获教资会资助比例(不分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
港大2015年,在升读全日制学位的学生中,66%的副学士毕业生入读教资会资助学位课程,29%升读本地资助学位课程,另外5%海外升学。40%的高级文凭毕业生入读教资会资助学位课程,53%升读本地资助学位课程,另外7%海外升学。
城大2015年选择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中,43%升读政府资助学位课程,36%升读自资学位课程,约有20%于本地修读海外大学学位课程。
理工2015年HKCC毕业生升学当中51.7% (1,134名) 入读政府资助学士学位课程。
3.副学位录取非本地学生人数(主要是内地生居多)
副学位录取非本地学生比例较低,大约在10%的配比(100个香港本地名额,可以允许有10个非本地名额),但是有稳步增长的态势。
4.非教资会资助及非联招专上院校2016/17学年计划收生人数
不同院校招生人数差别很大,副学位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是香港大学附属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说明:该表格统计名额不分内地/香港
总体而言:2017年度香港副学士(高级文凭)招收内地生的名额预计不到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