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A同学最近越来越苦恼了,因为她今年夏天她即将从美国大学的会计专业毕业,但她在美国找工作的事还八字没一撇,她参加了几次校园里举办的招募会,也在网上投出了海量的简历,但同专业的美国学生多数都有着落了,A同学却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争取到。偶有感兴趣的雇主打来电话面试,一听到A同学没有绿卡身份、需要赞助工作签证H1B后便没有了下文,电话里A同学沮丧地跟我说:“看来我不得不要做回国的打算了”。
其实,在美国的外国人在拿到永久居民(即绿卡)之前过得一直是“命悬一线”的日子,这头上悬的“一线”就是俗称的“身份”,即所持的有效签证。
l 出国读书的人持的是学生签证(F-1),每个学期需修够足够的学分来保持这个身份,到了毕业这个身份便失去了,此时或者找到工作转换成工作签证,或者申请一个实习身份临时过渡一下。
l 实习身份(俗称OPT)的申请不需要雇主赞助,但要在批准的三个月内在所学专业的领域找到实习位置,一般每个人一生持这种身份的总时间不能超过十二月,特殊专业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到十七个月。
l 而工作签证(H-1)不仅需要雇主赞助,还要证实同样的薪酬下找不到合格的美国公民胜任,不仅需要花费请律师,而且移民机构每年对工作签证的发放有定额,几乎每年在定额开放的第一天就已有超过定额数量的申请涌入,需要抽签才能决定谁有资格,尤其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工作单位已停止对工作签证的赞助。工作签证最长的持有时间是六年,这期间所在的单位可能赞助绿卡也可能不赞助,后者就需要自己想办法申请绿卡。六年期满之后如果还没有拿到绿卡的话雇主可以帮助再延长六年,此后就不能延长了。
l 其他特别的工作签证如杰出人员的O-1,交换学者的J-1(常有两年回国服务要求)等也都是非移民签证,需要雇主赞助。
以上这些非移民签证中不管是哪一类,一旦丢掉所持的签证身份就得在限定的时间(取决所持签证种类十天到一个月不等)内找到其他身份续上,否则就得被迫离境,逾期滞留会变成非法移民。很显然在拿到绿卡之前,“身份”便成了悬在每个留学生头上一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纠结,没有身份就不好找工作,没有工作也就无法办身份,没有身份就得离境,留在美国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面A同学遭遇的就是这种困境。
当然,上述身份的困境一直都存在,而近些年留学生群体组成的变化才是导致留学生留美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90-00年代左右来美国的留学生都是社会顶尖精英,来到美国发奋努力拿学位,考文凭,在高精尖行业和理工科系混迹的还算吃香。加上早期的留学生以研究生为主力,用他们的勤奋刻苦给美国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人有很多都以工作签证的方式留下来并且拿到了绿卡。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这些人的回国率不足三成。
而近十年来的留学生中本科生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去年首次超过了研究生,这些学生水平高低都有,所学的专业也以商科、会计、经济和管理等为主,这些专业要求有很好的语言水平,本来并不缺美国人胜任,加上本科是美国非常普及的学位,再加上移民身份的限制,导致很多人就像本文开头介绍的A同学一样毕业即失业,而《华尔街日报》公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从美国大学毕业后马上或一年后(OPT时间)回国的留学生比率高达72%。
美国移民政策的设立是为了吸引和留住本国最需要的人才,从美国人热门专业毕业或只有在美国属普及教育的本科学位的毕业生显然不属于这个范畴。尽管中国近十年的飞速发展让一些留学生主动选择回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留美群体中想留下的还是占大多数,就是不移民也至少能积累几年工作经验之后再回去,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那些取得研究生以上学位的能留下的几率大些。
美国各地现在每年有不少像A同学这样的留学生,大学四年级伊始便进入美国疲软的工作市场拼命寻找生机,最后还是免不了两手空空,而与此对应的是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大学,笔者希望的是家长在送孩子留学之前了解清楚他们将来可能面临的就业市场,A同学今天的处境就是可供参考的一面镜子。
留学生出来上了几年学留不下来,回去又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的社会工作环境,这种窘境要怎么破?留学只能解决“学”,却不能解决“留”,真正留在美国一劳永逸的方法还是移民。随着中国这些年的经济蓬勃发展,留学生人数逐年上涨,平均年龄越来越小,留下来的问题愈发凸显,迫在眉睫。作为留学生家长已经不能不把孩子的移民问题提上日程......